在對注塑模具進行制造加工之前,往往需要先進行模具設計的排位工作,模具排位的主要目的是消除隱患,減少返工和試膜次數,保障成型塑料制品質量。為使得濟寧注塑模具的排位設計更加地合理化、規范化,本文現就以注塑模具設計為主線,來具體闡述下模具設計和模具排位時,各系統和機構的設計要點、方法及注意事項。
●注塑模具制造設計制定
制造設計(簡稱DFM)是研究設計與制造之間的相互關系,將制造系統融合到模具設計進行總體優化,是提高排位質量和效率不可缺少的工作,一般也作為模具報價的重要依據。
模具DFM是并行設計中的一項重要內容,其目的在于能夠在設計的早期階段就考慮與制造相關的問題,以減少和盡早發現設計錯誤,縮短模具開發周期,降低成本。在模具廠的DFM中,設計人員需要考慮模具制造過程中的制造相關性和制造約束,這些約束主要是模具的結構約束,一般包括制品材料、縮水率、模具型腔數、進膠形式及位置、分型線、頂出機構類型和位置,以及抽芯形式或斜頂、制品是否有足夠的脫模斜度、是否有倒扣影響成型等。
●制品處理
制品處理一般包括3D制品調整、2D圖形處理和基準選擇三方面,3D制品調整主要是仔細檢查制品尺寸,調整脫模斜度及公差;2D圖形處理是先把3D圖形轉成2D圖形,再對2D圖形進行鏡像和收縮量補償,收縮量可通過公式模具尺寸補償;基準選擇時需要注意的是,制品中心相對模具中心要選擇整數,對于異形制品,要選擇圓柱形體作為基準點進行排位,如果沒有其它辦法,也可以使用3D模型中心作為基準點,這樣便于處理數據。【具體可參考《嚴遵注塑模具科學調試規程讓模具成型質量更上一層樓》的相關內容】
●注塑模具結構
注塑模具類型根據模具基本結構分為兩類:類是二板模,也稱大水口模;另一類是三板模,也稱細水口模,其它特殊結構的模具也是在上述兩種類型的基礎上改變的,如哈夫模、熱流道模、雙色模等。二板模也稱為單分型面模,分流道位于分型面上,需切除流道凝料,如側澆口、扇型澆口、月牙形澆口等,所謂的三板模主要是從動作原理定義的,并非只有三個模板,一般情況下以點澆口的應用比較多。點澆口與制品的脫開不是同時進行的,開模后,首先拉斷點澆口,拉開一段距離后,流道推板推出流道,經限位后,制品處的分型打開,頂出機構頂出制品,三板模模具制造成本高,制品自動分離脫落,效率高。
有關注塑模具排位設計技巧的內容今天就先與大家探討到這里,當然,要想更有效的提高模具設計質量,降低設計成本,除需要掌握上述排位技巧外,在實際進行排位設計的過程中還需特別注意澆口平衡、大小制品對稱布置等幾個方面,限于篇幅,在這里暫不在討論之列。